
与人相处久了你会发现,不要和太精明的人做朋友,凡是那些能说会道、左右逢源的,私底下特别会算计,最爱占你的便宜
发布日期:2025-08-07 12:55 点击次数:85
图片
老话说"知人知面不知心",这话在交友上特别准。
我见过太多人,刚认识时跟抹了蜜似的,见面就夸你衣服好看,吃饭抢着买单,可相处久了才发现,这类人表面看着八面玲珑,实则心里全是算计,跟他们打交道,累心又伤情。
这类人最擅长的就是"捧杀"。
你买了新衣服,他能把你说成时尚达人;你工作出点成绩,他能把你夸成行业标杆。
他早就把你的底细摸得透透的。
等到利益冲突时,他翻脸比翻书还快,昨天还叫你"宝贝",今天就能把你卖得干干净净。
太精明的人,往往把利益看得比情分重。
他们和人交往,就像在下一盘棋,每一步都算计着得失。
一起合作做事,他们总会想方设法让自己占尽便宜,把风险和麻烦推给别人。
哪怕是一点小事,也会斤斤计较,生怕自己吃了亏。
可朋友之间,哪能事事都分得那么清楚?
过于计较,情分就淡了。
这类人还特别会伪装。
他们能说会道,很会察言观色,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,总能把你哄得开开心心。
可这开心背后,藏着目的。
他们接近你,可能是看中了你的资源、人脉,想从你这里得到好处。
一旦目的达到,或者觉得你没了利用价值,就会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开。
所以啊,要擦亮眼睛,别被太精明的人表面的热情迷惑,远离那些满心算计的人。
1、普通人一辈子都看不透的3个社会真相。
第一,聚散无常。
很多人以为,好朋友、亲家人、铁发小,那是一辈子都拆不散的。
可现实呢,就像一盆冷水,“哗”地一下泼过来。
我有个哥们儿,和从小玩到大的发小那关系,铁得不能再铁。
小时候一起掏鸟窝、下河摸鱼,啥坏事都一起干过。
后来发小去了大城市打拼,他留在老家小县城,干着一份安稳但没啥前途的工作。
刚开始,两人还经常联系,发小跟他讲大城市的高楼大厦、车水马龙,他跟发小说小县城的家长里短、鸡毛蒜皮。
可慢慢地,联系越来越少,话题也越来越少。
有一次,他遇到点难事,工作上出了大纰漏,可能要被辞退,家里老人又生病住院,急需用钱。
他实在憋不住了,就给发小打电话诉苦。
电话那头,发小一开始还安慰他几句,可没一会儿就说自己忙,匆匆挂了电话。
后来他从别的朋友那儿听说,发小跟别人说:“他呀,就是没本事,这点事都处理不好。”
那一刻,他心都凉透了。
其实,再好的朋友,再亲近的家人,在无间的发小,通通都很可能离自己远去,不是关系不好,而是每个人的成长路线不一样,能陪着走一段路已经很好了,其他的不要强求。
别总想着把谁留在身边一辈子,人生就像一列火车,有人上车,就有人下车,能陪你走过一段旅程,就是缘分。
还有啊,再难也别随便诉苦。
你跟别人倒苦水的时候,以为能得到同情和安慰,可大多数人心里都在想:“哼,看你这倒霉样。”
就像鲁迅先生说的:“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,我只觉得他们吵闹。”
所以啊,自己的苦,自己咽下去,咬咬牙挺过去,才是正道。
第二,客套话别当真。
生活中,肯定都遇到过这种情况。
和朋友分开时,明明关系也就那样,对方却笑着说:“有空多联系啊,下次我请你吃饭。”
你要是真把这当回事,天天盼着对方联系你、请你吃饭,那最后肯定得失望透顶。
我有个同事,和另一个部门的同事一起参加了个活动。
活动结束后,那个同事跟他说:“以后咱们多走动走动,有空一起吃饭。”
这同事特别实在,回去就记在心里了。
过了几天,他主动联系对方,说想一起吃饭。
结果对方支支吾吾地说:“哎呀,最近太忙了,等有空再说吧。”
这一等,就再也没了下文。
其实,成年人的世界里,很多话都只是表面的客套。
之所以要伪装,就是为了维持表面的和气,毕竟实话直接说出来,是很伤人的。
千万不能太天真,把别人的客套话都当真。
在社交场合,就得学会“见人说人话,见鬼说鬼话”。
这可不是贬义,而是一种生存智慧。
有个朋友特别实在,说话直来直去,从来不懂得拐弯抹角。
有一次,公司来了个新领导,他当着所有人的面说:“这领导看着就不行,没啥能力。”
这话传到领导耳朵里,没过多久,他就被调到了一个边缘部门。
记住,人不能太方,也不能太圆,一个会伤人,一个会让人远离你,因此人要椭圆。
第三,别只剩老实善良。
在人际交往中,很多人都觉得,只要自己老实善良,就能换来别人的真心对待。
可现实呢,往往事与愿违。
李舟有个亲戚,为人特别老实,在单位里,谁让他帮忙他都答应,从不拒绝。
同事把自己的工作推给他,他也默默地干;领导让他加班,他也从不抱怨。
他以为自己的付出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尊重,可结果呢,同事都把他当软柿子捏,领导也觉得他好欺负,有好事从来想不到他。
记住,对所有人一样好,相当于对所有人都不好。
人性如此,要学会差别式付出。
学会分辨谁是值得真心对待的人,谁只是利用咱们。
人生在世,没点手段,还真不行。
小时候,学的都是要诚实守信、与人为善,可现实生活中,有太多的小人和伪君子。
你要是没点手段,他们就会欺负到你头上。
你软弱,坏人就多,你强大,世界才会对你温柔。
2、得看清时势再抉择。
说起韩信,很多人都会想到他当年受胯下之辱的故事。
不少人由此感慨,连韩信这样牛逼哄哄的人物都能忍下这奇耻大辱,做人就得学会忍辱负重。
但仔细琢磨琢磨,这么想可太片面啦。
韩信当时为啥要受那胯下之辱?
还不是因为形势逼人。
那时的他弱小得像只蚂蚁,要是冲动地拔剑而起,把对方杀了,自己肯定得吃牢饭,说不定小命都没了。
和性命比起来,钻裤裆虽然屈辱,但好歹能保住命,这是没办法的办法,是权衡利弊后的无奈之举。
可韩信后来呢,在大是大非上却没能控制好情绪。
即便功劳巨大,最后落得个身首异处的悲惨结局。
这就说明,忍不是一味地退让,得看场合、看后果。
在生活里也常常面临要不要忍的选择。
要是对方根本拿你没办法,就算你不忍,他也只能干瞪眼,那你还忍个啥?
一味地忍,只会让别人把你当成软柿子,想怎么捏就怎么捏。
比如职场里,有人总无端挑你的刺,你要是每次都默默忍受,他只会变本加厉。
但要是你根本没有反抗的实力,还非要硬着头皮往上冲,以卵击石,那就是愚蠢至极。
就像刚创业的小公司,没资金没技术,却非要和行业巨头正面硬刚,那不是自寻死路吗?
所以啊,忍是一门学问,得根据实际情况,搞清楚后果再做决定,可别盲目地忍或者无脑地冲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